上世纪六十年代,我们日喀则大站艰苦创业,发展农副业生产的?

发展生产 改善生活 增强官兵体质

发展生产 改善生活 增强官兵体质

日喀则大站发展农副业生产纪实

  • 方群龙

一九六三年日喀则大站建站初期,人员的生活物资主要来源于上级的计划供应。除大米、面粉主食外,副食品种主要以脱水菜、海带、粉条、罐头、腌腊制品为主。春吃粉条,秋吃海带,一年四季啃“梭标”(脱水干菜)几乎成了官兵和过往人员就餐的规律。有时想喝口青菜汤也很难做到,不少人因长期吃不到鲜菜,嘴唇裂开了一条条血口,影响着身体健康。

上世纪六十年代,我们日喀则大站艰苦创业,发展农副业生产的?插图2

西藏高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限制,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,部队生活就地采购新鲜蔬菜几乎不可能。要改善生活条件,保证官兵健康的体质,和过往人员的生活需求,唯一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。这在当时已成为大站党委和全体官兵的共识。大站党委向全体官兵发出了“开荒种菜,改善生活”的号召,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。

西线沿途兵站大都驻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荒原峡谷或山巅上。在乱石遍地,荆棘丛生的土地上开荒种地,绝非易事,清除丛棘已属不易,要把冻硬的土地翻过来更是困难,十字镐下去只能留下点点白印,战士的虎口震裂了,掌上也磨出了密密的血泡。官兵不怕苦,不畏难,群策群力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,全站十三个兵站和仓库都开垦出了十多亩菜地。有些兵站不仅有了可观的菜地,还盖起了温室和大棚。

马拉山兵站由于海拔高,在当地不具备种菜的条件,就派人到海拔较低的吉隆沟设立生产点,负责蔬菜的生产,想方设法改变生存环境,提高生活质量。每年开春无论是机关还是兵站,无论是战士还是干部都投入到农副业生产的行列之中,他们从牧场运来羊粪,在猪圈厕所积运肥料,深翻土地,改良土壤。工具不够就拣来废铁加工成生产工具,没有种子,就写信从家乡寄来;没有水源就到雪山脚下开渠引水;没有生产经验,就向当地群众请教;缺少畜力,就组织人力拉运,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各种困难。

在高原种菜是个细致活,春夏季从温室移栽到外的菜苗,每天早晚官兵都要拿着水桶、脸盆到河沟里取水浇灌,保持土壤的湿润和菜苗的存活。菜苗转青后,要及时松土施肥,生长阶段要除草灭虫。为了防止鸟儿啄食菜苗,白天得派人在地里看守。人们把早晚的时间都用在田间管理上,为生产蔬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。

辛勤的劳动,自然也会迎来丰硕的成果。每年全站自产蔬菜达8万多公斤,品种也很丰富,有莴笋、黄瓜、辣椒、四季豆、土豆、大白菜、莲花白、萝卜、大葱等十多个蔬菜品种。有的萝卜一个有30多斤,莲花白一颗有40多斤。每年蔬菜大丰收,不仅保障了夏季有充足的蔬菜供应,而且储备了足够的过冬蔬菜,还支援了友邻部队。在种好蔬菜的同时,每个兵站都饲养了30-40头生猪,有的兵站还饲养了数量可观的牛羊,平时也能吃到自产的鲜肉,为调剂改善生活,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。

羊卓雍湖有“西藏鱼库”的美称,湖中盛产无鳞鲤鱼,皮薄肉嫩,味道鲜美,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。浪卡子兵站坐落于羊湖岸边,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,自建了200平方米的鱼塘,捕捞饲养着数千斤的鲜鱼,调剂改善生活。大站还组织了捕捞队,把捕捞的鱼,源源不断的送往各兵站和友邻单位。

种养植的大力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广大官兵和过往人员的物质生活,他充分体现了我军的光荣传统,传承了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的老西藏精神。

上世纪六十年代,我们日喀则大站艰苦创业,发展农副业生产的?插图4

(注: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)

作者简介:

方群龙:军旅生涯37年,先后在西藏军区后勤部,拉萨军分区,四川省军区工作,2006年退休。在藏工作30年。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,雪域军旅情怀最令我追忆心动,刻骨铭心!

作者:方群龙

作者:方群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