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么一个段子,以前年轻人消费时,有两个小人同时在脑中说话,一个说买吧买吧,一个说好呀好呀。
如今打算消费时,脑中同样是两个小人,一个说能等就等,一个说能省且省。
马上要到“双十一”了,各电商平台提早一个月就开始预热,主打一个“低价”。
某宝说:“买贵必赔”,某东那边紧随其后:“买贵赔双倍”。
加入这场低价促销擂台赛的,自然还少不了某音、拼夕夕等其他电商平台。
这边商家们掐得如火如荼,那边网上另外的话题却火了:“双十一不花钱立省100%”、“你还在双十一购物吗?”
据调查,超4成年轻人打算在“双十一”少买或不买。
为啥这届年轻人“割”不动了?
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“消费降级”。
消费降级,说白了就是降低消费标准,买便宜不买贵的,能不买就不买。
2010年,网友豆豆铁在豆瓣创建了“不买不要买,消费主义逆行者”小组,奉行不被消费主义裹挟,到现在已经有30多万的组员。
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开始调整自己的消费思维。
网友小雯在2019年刚参加工作时,经常听同事们讨论名牌鞋子、包包,感觉自己一无所知,像个“局外人”,自尊心很受挫。
结果有一次赶上商场大促,她血拼了五位数,买了一堆服饰、化妆品。
小雯一番包装下来,确实提升了不少自信,但时间久了,感觉名牌包装也不过如此,她背50块钱包包的次数,反倒比背名牌包包的次数多。
更重要的是,花钱的短暂快乐远远无法和还帐单的焦虑相抵。
另一位叫塞缪尔的网友说,她之前在国外留学,发现国外很多品牌专柜的东西比国内便宜很多,尤其赶上促销时,比国内优惠近一半,跟白捡便宜似的。
塞缪尔起初还很开心,认为这波羊毛好薅。
直到有一天她收拾衣服时发现,光是T恤,自己竟不知不觉买了近100件,而且款式、颜色还很相似,很多都还没穿过。
这些专柜的衣服,虽然促销,但一件也要上千元,算下来,塞缪尔“薅羊毛”其实花了不少钱,有种反被薅的感觉。
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,超前消费自然便成为了常态。
很多人发现,月薪一到手,七七八八的帐单还完后,秒变月光族,想买东西,只好再花明天的钱。
痛定思痛后,很多年轻人便想到“组团”来抵制无孔不入的“消费主义”侵蚀。
在网上一篇拒绝消费主义的帖子下,有网友留言说:“口红只留下常用的三个色号,包包不再入手,买多了也不背,化妆品拒绝囤货。”
很多人为遏制消费冲动,在打算入手一件商品时,会发到“不消费”的小组群里“求泼冷水”。
比如说,有人想买跑步机,这时小组成员会说:“最好入手一个大一点的,到时晾衣服会很好用。”、“我家有个全新的,已经积灰两年了,要不要转给你?”
如此一来,想花钱的念头自然而然就被打消了。
这样的小组还有很多,“不买立省百分百”成为了年轻人们的生活哲学。
那么,遇到特别想买的东西怎么办呢?
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买性价比更高的。
还记得今年618大促时,某宝、某东铆足了劲疯狂内卷时,拼夕夕却靠着低价优势一骑绝尘,成为了笑到最后的赢家。
再来看9.9的瑞幸打败星巴克;靠4块钱柠檬水快做到上市的蜜雪冰城;以便宜为卖点的零食折扣店一开店就突破千家……
种种迹象表明,主打低价优惠的产品,更能打动消费降级的年轻人。
说到零食,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,现在年轻人最爱的网红零食不冲了,反倒是零食边角料成就了零食自由。
零食边角料成了众多年轻人的零食平替,以价格优势直接赢麻了。
对于年轻人来说,长得好不好看无所谓,能够以最低价格带给自己快乐的,才是最好的“经济实用零食”。
据《2022Q1消费新潜力白皮书》统计,仅2022年一个季度,某宝某猫的零食边角料销售就比前一年增长了17倍,这还不算零食边角料的主阵地拼夕夕。
如今年轻人消费,更看重的是同等质量产品,哪个性价比更高。
从这点来说,质量相同,品相不佳,但价格减半的零食边角料,无疑是最忧解。
在零食上精打细算,对于年轻人最喜欢的电子产品,二手交易市场也越来越火热。
CIC的用户调研数据显示,90%以上的用户愿意考虑有质量保证的二手电子产品。
2020年,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交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.88亿台。近年来,闲鱼、转转、爱回收等二手电商平台交易额呈直线上涨趋势。
有人也许会说,什么消费降级,还不是因为穷?
其实并不是,有数据显示,消费降级,走上极简道路的,还有高收入人群。
畅销书《极简主义》的作者之一乔舒亚,是位高富帅。
他的财富积累来自于自身的努力,用工作狂形容他一点不为过,因为他每年工作时间长达362天。
在20多岁时,乔舒亚便成为了企业高管,拥有名车豪宅,并娶了美丽的妻子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财富自由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。
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,拥有的物品越来越多,但他却觉得幸福值在降低。
因为他发现,赚得越多,挥霍得就越多,而物质上满足的兴奋感转瞬即逝,留下更多的是空虚。
他成了一个赚钱、花钱的机器。
直到生活越来越糟后,乔舒亚猛然意识到,他忽视了生命的意义。
于是他试着开始全新的生活,丢掉家里多余的东西,并在网上畅导更多的人加入,从每天丢掉一件东西开始。
在丢掉了90%的东西,将生活必需品精简到288件后,乔舒亚摆脱了物质的捆绑,找到了生活的意义。
乔舒亚的快乐从扔东西开始,而另一位年轻人的快乐是从不消费开始。
加拿大女青年凯特·弗兰德斯在29岁以前,认为拥有的物品越多,就会成为“更好的人”。
她曾是个购物狂,每月90%以上的收入都用作消费。
直到有一天,她在教训妹妹花钱没节制,是个月光族时,猛然意识到,自己也好不到哪去。
她感到更可怕的是,毫无节制的消费,并没有让她树立起自信心,反而造成一个又一个心灵黑洞:暴饮暴食,失恋,酗酒,内心永远无法得到满足。
也是从那一刻起,她想改变生活方式:既然追求再多也无法满足,不如反过来,别再拥有更多。
她扔掉了不需要的东西,给自己制定了一年不消费的计划,并且严格执行。
结果坚持一年不消费后,她“出了一本书《不消费的一年》,多出50万元,减重13公斤,找回了快乐的自己。”
更重要的是,她感觉自己成为了那个“更好的人”,不论物质、事业和人生,样样不缺。
不管是乔舒亚,还是凯特,都在用自身的经历来告诉人们,将关注点放在物质上,快乐是短暂的,将关注点放在自身,快乐才是长久的。
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消费降级,能看出“既要又要”的消费内核。
他们不是省钱过苦日子,而是不让物质捆绑;不是拒绝买东西,而是不买没用的东西;不是降质量,而是降价格;不是简必需品,而是简冗余。
既要保证生活品质,又要少花钱。不得不说,这届年轻人太“精”了。
那么,年轻人的消费降级,是迫于现实的无奈妥协,还是大彻大悟的人间清醒?
除了极简主义者们的“消费觉醒”,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,那就是现在人们不敢花钱了。
近几年来,人们的消费能力被过度透支,很多年轻人成为高消费、高负债、高压力的“三高”人群。
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下,让年轻人们认为捂紧钱包才是眼前最应该做的事。
从追求虚无的表面繁华,到猛然惊醒:“花了更多的钱,就要更加拼命努力工作去挣更多的钱,如此往复,就陷入一个死循环中,等同于自己拼命在为各个商家打工。”年轻人消费观越来越趋于理性和成熟。
量入为出,不做“负翁”,也使年轻人享受到了轻松和自由的快乐。
一位网友说的话也许能解释这种消费降级的快乐:
“从5000到1W多的工资,还是那个2-3K的手机,100多的短裤,200多的鞋子,只是会拿出更多的钱来提升自己,拒绝消费陷阱,人生快乐至极。”
-End-
本文作者 | 青草
责任编辑 | 淡淡翠
策划 | 蓝橙